融四岁 能让梨
“融四岁 能让梨”,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,本身没什么可辩驳的。只是,四岁让梨真的是很“典型”吗?
经常有家长或老师,拿类似的话语教育小孩。但实际上,不少小孩都有类似的举动,只是大人们很少会去注意小孩的一举一动,更懒得去倾听小孩子的需求。
家里有个小宝宝,生下来不到一个月,刚会蹬腿,大人给换尿不湿,就试图蹬到大人的脸,然后咯咯笑。一岁多一点,刚刚会走路,就知道给妈妈、奶奶端凳子坐,吃东西也会给大人喂。去网络上搜索,能发现很多类似的例子。这说明,四岁能让梨,并不是一个典型,很多小孩都可以做到,父母、大人的言传身教以及孩子本身的学习模仿,当然,更重要的是大人的观察和发现。
上小学时,听到孔融让梨的故事,觉得真牛。而今看来,吹嘘的成分更多。作为家长,应该更多发现自家小孩身上的优点、闪光点,莫要被书本上的故事禁锢,以文学故事去束缚小孩的成长。教育,更多的应该是言传身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