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高考作文的转变
以往并不关注高考,今年自然也懒得去看。但奈何新闻铺天盖地,想不知道都难。
今年高考题最大的特点就是政治化。以往来看,中考高考以及研究生考试,政治的占比都比较多,对于偏向于纯学习研究的考生非常不利。而今年的语文考题政治化,是一个很大的转折,有人推测,今后的语数外都可能政治化,即所谓“党史入题”。
近些年来,网络上不少人对一百年前的新文化运动持否定的看法。当年的新文化运动,新青年的观念,是否都对?是政治投机?还是真的为国为民?而新文化运动所带来的对传统文化的彻底批判、西化,几乎浸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。同样处于中华文化圈的日本,并没有类似的大规模文化运动,如今也发展不错。同样人口众多的印度,没有主义,也逐步站上世界舞台。
所以,所谓没有谁就没有老百姓的好日子,没有谁就不行的话,还是少说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,玩政治是玩得很溜的。所以,中国在现代科技领域很难有主动的突破,因为大部分的人力精力都用在开大会、学精神、溜须拍马上面了。而文人又是这方面的急先锋。高校这种原本应该学术氛围更浓的地方,都是想着如何在海外发表论文,如何评定更高的职称,如何拿到更多的项目资金,然后就是开会学习领导人的讲话,如此怎么做学问?私企明哲保身,拼命赚钱,然后转移资产到海外。国企天天混日子,上班喝茶、看新闻、炒股,又怎么能担当所谓的支柱企业的责任。
罢了,该干嘛干嘛吧。哪个国家不搞意识形态,只是剂量多少不同而已。小老百姓,能避开则避开,能习惯就爬上去捞金,习惯不了就躲开过小日子。想纯粹做技术,怕是不存在的。